
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
来源:转载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12/18 1:12:16 浏览次数:5519 |
|
刘亚楼,福建武平人[按语:武平县是闽西客家核心区,长汀南,上杭西,会昌东,蕉岭平远北]。 1910年4月出生,1929年8月入党,同年加入红军。历任连长、营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师长。参加过中央苏区的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率红2师参加长征。1939年人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并于次年9月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1945年8月回国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改名为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协助东野首长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1949年3月,被任命为四野第十四兵团司令员。7月,受命组建空军,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1965年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山区走出的军事天才 在历史上并不引人注意的闽西山区,却走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高级将领——共和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在刘亚楼的军事生涯中,有很多诸如激战湘江、突破乌江、巧夺遵义、强渡赤水河、拿下腊子口的传奇故事为人们乐道,但最能体现刘亚楼大智大勇风范的,莫过于平津战役中智斗陈长捷的故事。 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奉命人关,发起平津战役。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长官陈长捷指挥的六十二军、八十六军等10个师,共13万人,以“大天津堡垒化”自居。我军担任天津前线司令员的刘亚楼认为,如果能把敌军的主力调到城北,造成中心地带兵力空虚,从东西方向把天津拦腰折断,解放天津就轻而易举了。但狡诈的陈长捷也非等闲之辈,不会轻易上当。刘亚楼思前想后,设了一计。他先将大口径的火炮、坦克和装甲车全部调到城北,做出从城北强攻的架势。陈生性多疑,命令手下组成“工商联合代表团”,以谈判的名义前往天津西郊的杨柳青,刺探我军的主攻方向。刘亚接将计就计,让参谋通知对方说,刘亚楼正在路上,25分钟后赶到。事实上,刘亚接的司令部就设在杨柳青,他就坐在隔壁的屋子里。20分钟后,刘亚搂穿好大衣,从后门出来,坐上吉普车,绕天津发电厂转了~圈,又掉转车头,“风尘仆仆”赶回司令部,会见“谈判代表”。“谈判代表”们回去向陈一汇报,陈赶紧调城中心的主力部队151师驻守城北。狡猾的陈长捷终于上钩了。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陈长捷拒不答复我军提出的“24小时放下武器的警告,刘亚楼发出了向天津总攻的命令,结果29小时全歼守敌,等陈长捷明白过味道时,我军的枪口已顶住了他的脑袋。 毛泽东要他组建空军
严中有爱的空军司令员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空军进入全面建设时期,虽然年轻的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作战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刘亚楼还是高瞻远瞩地认为,为把空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开展正规的军事训练,提高空军部队的战斗力。刘亚楼经常下部队检查训练情况,深人飞行员中了解情况。特别是他历时5年多的时间,亲自主持编写了空军条令教材,使空军部队的训练走上了正规的轨道。 刘亚楼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他的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这样几行字:交待事项要汇报,发出电报催时间,件件事情有着落。不仅他自己做到,还要求秘书及机关人员都要做到。有一次,秘书张克里出去办事,由于走时很急,没来及和刘亚楼讲。回来后,刘亚楼没说什么。过了不长时间,刘亚楼出去时,也没有告诉张克里。恰巧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来电话说,主席要会见外宾,请刘亚楼参加。张秘书急得满头大汗,也找不到司令员。待刘亚楼回来后,张秘书和他讲了叶子龙来电话的事,刘亚楼严肃地说:“你不和我讲,我也不和你讲。”后来才知道刘亚楼到前门饭店拜访从上海来京开会的柯庆施去了,难怪秘书到处找不到呢。紧接着,刘亚接告诉他们,以后不管我去哪里,我都会和你们讲,你们到哪里去,也要告诉我,不允许我的手下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 1963年5月,空军在上海召开一个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一个一个地汇报,刘亚楼非常认真地做着记录,不时地询问一些细节问题。当时的空军青年部部长汇报时,说到一个飞行大队有问题,刘亚楼问:“那个大队的大队长叫什么名字?”这位部长没有回答出来,刘亚楼毫不客气地对他说:“算了,你不了解情况,下去吧!” 《人民空军》杂志创刊后,刘亚楼多次指示把《人民空军》杂志办成空军党委和领导机关的政治思想指导与工作方法指导的刊物。连什么该登,什么不该登,都要亲自过问。《人民空军》创刊一周年时,刘亚楼提出要设立“批评与建议”专栏,主张所批评的问题要有真人实事,以增加说服力,对一个问题,要抓住不放,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基层还可以组织群众性讨论。空军党委根据这个建议,明确规定,《人民空军》杂志每期必须有批评与建议的文章,否则不准出版。 以严肃著称的刘亚楼对官兵和职工却怀有深厚感情。空军机关组建后,刘亚楼提出要在门诊部修一个二层楼,以方便干部战士和职工就医。在他的提议下,二层楼不久就建成了。听说二层楼已经建成,重病中的刘亚楼非得去看一看。秘书和妻子对他说,你不要去了,我们去看看,回来跟你报告一下不就行了吗?刘亚楼说:“你们去,代表不了我,我生病,院长、卫生部长来关心我,但是中下层的人病了怎么办,他们得了病不是小事,要多关心这些人,他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不久,机关又成立了幼儿园和学校。空军机关搬到公主坟后,院内有一些职工住房简陋,由于施工任务重,不注意环境卫生,宿舍周围垃圾遍地,蚊蝇肆虐。刘亚楼看到后,马上叫来管理局长和卫生处长,让他们带上门诊部医生,帮助职工整理环境卫生,为他们检查身体。职工们感动地说,刘司令员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为空军干。 刘亚楼对空勤人员的伙食特别重视,在他的提议下,所有航空兵部队的空勤处都配备了营养师,还在许多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建立疗养院,供飞行人员疗养。 每次到部队,不管怎么忙,他都要抽出时间来到飞行员的宿舍、训练场、跑道旁,和他们谈心聊天拉家常。很多人都说,以前光听说司令员多厉害,这不是挺随和的吗?当刘亚楼听说有很多飞行员因长年飞行找不着对象时,刘亚接又当起了“大红娘”,他建议部队机关、场站、医院、疗养院招一些女兵,培养成干部,为飞行员找对象创造条件。许多飞行员都通过这个办法,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
上一篇: 客家人唯一的武状元--李威光 |
下一篇: 客家名人--张九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