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
“周时话,唐时风,宋时雨,桂南涯话是周朝国语”。
这是本篇主题。多年来,我喜读客家学者的书:1933年罗香林《客家源流考》;1991年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2003年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以及梅州《客家人》的刊物到龙岩、郑州参加世界客属恳亲会交流来的大量资料,大饱眼福。多数学者对客家源流研究,是经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知识面广、可读性强、弘扬客家精神的鼓舞性大。客家学研究定会走向博古厚今的美好明天。
广西500多万客家人中,大半讲桂南客家话,自称“新民话”、“涯话”,人称“唛介话”。与赣州客话、梅州客话、石壁村客话,是四大支客家话之一。博白150多万人中,100多万客家人;陆川90万人中,70万客家人;合浦客家人30多万。连北海、防城、钦州、浦北等市县,这一连片的客家聚居地,讲桂南客家话的约280万人。
属明、清迁桂,讲梅州话的,集中在贵港至玉林北部、来宾、桂平、平南、柳州、象州。贺州、钟山、昭平这一大片就有几十万讲梅州客话的客家人。
一、桂南客家话的源流问题
这以前,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粤东土来斗争,致使广东中西部客家人迁居下四府(钦、廉、雷、高)。从各姓族谱看,这最后一次迁居的人不少。但只是流,不是源。
请注意两个历史事实:
第一、客家话源出的时间和祖语。秦始皇三次派到岭南戍边的军民近150万人。第一次是公元前223年,秦将屠睢分五路向两广进兵。就在广西中部击毙西瓯部落的君长译吁宋。秦军在丛林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屠睢战死在今广东曲江与乐昌之间。第二次,是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再派中原几十万人成五岭,与越人杂处;秦军分别由任篡、赵陀两尉统领,分三路平定岭南设置桂林(郡址在今贵港)、象(郡址在今崇左,即已包括钦州、合浦、陆川、博白一带)。南海等三郡,一个大广东仅分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个县,任算是南海尉、赵陀是龙川县令(管今梅、潮地区)。第三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把50万“罪人”迁往岭南,很大一部分是做小买卖的和殷商人的后代。在今广州附近的中原人与土著人结合,产生广府话。赵陀在龙川(五华长乐台,即赵陀称南越王处)。赵陀求得中原女子1万5千人到两广来做军妻,生下的后代,就有客家祖先了。南越国只有85年。
汉武帝平定岭南是公元前111年,增加交趾、日南等三郡(今越南地),汉军留戍落籍,原南越国的中原人也留下定居。如东汉青州人黄万定随马援南征,留在合浦安家,马援的都将刘隆就葬在博白水鸣圩边,随军家属不少落籍合浦一带。汉哀帝的关内侯张由,汉平帝时中山王后卫氏,属流放到合浦的。所以,最先由陕西、河南迁到桂南的客家祖先,是南迁保留先秦古汉语的根。
第二、汉代至晋代的合浦县,地域范围包括现在的合浦、浦北、博白、陆川、北流南部。正是现在桂南客家话的中心地带,本来就是同一个县的人。
不争的事实,秦汉中原人,到贵县(郡址布山县),形成了贵县话,在玉林形成玉林话。桂南各县的土白话属粤语方言。而客家话是陕西、河南周朝的国语保存原音最多的方言。桂南客家话的历史和赣州客话、闽西客话、梅州客话一样,源远流长,原汁原味的周朝国语。明清两代才迁到桂南来的,从闽西上杭、广东梅州迁来,只有几代人时空,声调就变为与桂南涯话一个样,不怪!
博白唐朝的征东(高丽)将领庞孝泰,就是客家人。他在高丽战死,归葬博白,子孙10多万是纯客家人。你能断代说客家人、客家话形成在宋代两三百年间吗?你能断定桂南客家是清同治年间土来斗争才迁入下四府和陆川、博白的吗?
现在世界上有6000余种语言,几十年间就会有些语言消失。主要是人少又没有文字保留。由猩猩变人类已有600万年,在非洲肯尼亚出土160万年前的人头化石。广西百色、田东出土80万年前的手斧。比云南元谋人、北京猿人时间早几十万年。形成现代智人,不过七八万年。柳江人仅三万多年。我们到陕西宝鸡,知道第一代炎帝神农氏,是最先种出谷子,最先配偶婚姻,最先把狼驯成家犬,最先叫大家要团结不要战争的初祖。如吕氏,本性姜,神农是太始祖,我相信,神农的发音跟我们相差不会太多。他的第十代孙炎帝,才归顺轩辕黄帝,今山西有遗迹。周朝是轩辕的后代,都城在西安以西的丰、镐,先前在岐山。周人讲话无录音可听,但《诗经》是周代文字,就有音韵可考证。
人,是思想的动物,思想是不发表的语言;文字,是语言的登记符号。培根说:“以记忆为历史科学的基础;以悟性为哲学自然科学的基础”。一种语言,古汉语,是几千年的华夏先民代代相传下来的。客家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已是不争的事实。决不是在两三百年间中原话与本地话融合而产生的新方言。思维、记忆、语言,是人类发展成为智能生物的特有征象。从周朝到现在两千多年时空,人口从秦2000多万,汉5000万,三国降到2500万,唐又恢复5000万,又下降到二三千万,清初6000万,经康、乾两朝到两亿多人,道光年间四亿多。直到抗日时期,我们还唱“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解放后,由五亿到“六亿神州”、“八亿中华”、“十亿大国”,至今已十三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少数民族占I亿多人。十一亿汉族中,70%讲普通话。粤、客、闽、吴、湘、赣等六种方言,各占4 %—5%。客家人在国内(含台湾),约6000多万,是准确的。一说有一亿人,待核实。这6000多万客家人,广东1600多万,江西近1000万,广西5 00多万。客家人最大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保存周代官话的语族。
冯秀珍女士专著《客家文化大观》,是集各家大成的专著,她是年未半百的客家学专家。我基本上赞同她3卷著述的观点和考证。本文仅仅是为桂南客家话正名,冯文329页说:“国家规定广东梅县的客家话为全国标准客家话”。50年来电台的客家话播音是梅县话,国家语委有无正式规定,请核实。有标准是好事,但梅县话就是梅县话,江西赣州确是“客家摇篮”,福建宁化县石壁的确是客家祖居地。广西桂南客家话的代表人物,正好是博白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他肯定周朝国语是这种客家话。郭沫若先生还会讲客家话,给演《蔡文姬》的演员们讲戏,就用客家话校正唱腔、台词。以梅县话为客家话标准,已行之有效,海外1000多万客属人士认同。但应承认客家话也是有几个支系的。桂南客家人认为自己讲的话也“标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音韵悠扬。他们共识:“梅县话是标准,新民话更好听。”
二、桂南客家话与普通话、梅县话对比一览
桂 南 梅 县 普通话 古汉语
面 面 脸 面
食 食 吃 食
朝 朝 早晨 朝
昼 昼 中午 昼
禾 禾 稻 禾
行 行 走 行
饥 饥 饿 饥
乌 乌 黑 乌
索 索 绳 索
跌 落 转 落 倒 下 转 落
筷 箸 箸 筷 子 箸 筋
汗 毛 寒 毛 细毫毛 寒 毛
噍
馊 馊 馊主意 馊
拗 拗 折 拗
贡 脓 贡 脓 化 脓 贡 脓
猪 红 猪 旺 猪 血 猪 红
韭 菜 快 菜 韭 韭 菜
禾 杆 禾 杆 稻 草 秆
家娘婆 家 娘 婆 婆 家 婆
火 蛇 火 蛇 闪 电 火 蛇
睃 栽 睃 卵龟头 睃
膣 姤 膣 阴 户 牝 姤
太细儿 细佬哥 小孩子 幼 童
光 光 亮 明 光
冷 冷飕飕 凉飕飕 冷
老 公 老 公 丈 夫 夫
老 婆 老 婆 妻 子 妻
阿 姐 阿 姐 姐 姐 姐
老 妹 老 妹 妹 妹 妹
牛 牯 牛 牯 公 牛 牯
牛 姤 牛 麻 母 牛 牝
涯 涯 我 吾
你 你 你 尔
渠 渠 他 渠
鸡 公 鸡 公 鸡 公 雄 鸡
鸡 麻 鸡 麻 母 鸡 雌 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