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木头:客家味渐逝的“小香港” |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0/10/16 2:13:43 浏览次数:6617 |
|
樟木头,一座传统与现代辩证并存的南国小镇,就这样向你我展开它的芳香之旅。 身世之谜:樟木头无樟木 “樟木在哪里?”这是每一位首次踏足东莞市樟木头镇的人脑海中都会冒出来的问题。是的,如今的樟木头已经看不到什么樟树影子了。 关于地名的起源,当地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樟木头镇在明朝以前,称为“泰安”。到清朝时期,这里四周举目皆是樟树林,相传当时有一位官员出巡路过此地,因感疲累,于是稍做歇息。随即闻到幽幽清香,顿觉心旷神怡,便问随从这种树木的名称。随员查证禀告为樟树,而官员坐的树头为樟木头。巡官乃一时兴之所至,将“泰安”易名,沿用迄今。 港味:一街繁华撑起小香港 “小香港”是樟木头给外人的第一印象。 在该镇入口处的百果洞村口,有一个醒目的卡通指示牌,上面大书“香港人的家”,而据说是国内最长的不锈钢人行过街天桥上,一条大横幅也是够醒目:至YHEA小香港,缤纷樟木头。让北上的香港人感觉亲切。 樟木头的原住居民都是客家人,风俗习惯本来是以山区客家风情为主。客家人民风淳朴,性格内敛。由于交通便利和众多港商投资设厂,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涌到樟木头,“小香港”三个字开始融化到了樟木头的街头巷尾:茶餐厅里的丝袜奶茶、夹带着客家话的粤语、灯红酒绿的夜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在樟木头生活着大约15万名香港人,是当地常住人口的6倍多。这批数量庞大的香港人不只是过客,其中大部分人已在樟木头购置了物业。另外还有很多利用周末时间乘坐广深铁路和直通大巴穿梭于粤港两地的“香港候鸟”们。 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冲淡了樟木头的客家味:香港人喜欢穿白袜子,樟木头街头也开始流行白袜子;香港人在大都市里累了,喜欢到樟木头度假消闲,于是围绕吃饭、打麻将、唱歌、泡桑拿的休闲产业在樟木头大行其道。走在大街上,总能看到一些香港客拎着大包小包的食品、一袋袋的床上用品;主妇们往往采购完日用品,再到农贸市场买些新鲜蔬果带上火车回香港;大型商场扎堆镇中心区,名牌服饰的专卖店随处可见,咖啡厅的幽雅与肯德基大叔的胡子相映成趣;街头店铺里播放的全部是翡翠、本港台;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樟木头有7家,就连全国第一家设立在乡镇的五星级酒店也摆在了樟木头的一座山腰位置,通过一条私家山路连接着酒店与下面的闹市区,成为樟木头当地人和香港人的休闲度假乐园,设施的高档、服务的精良不输任何一座大城市。 由于商贸客居多,因此这些酒店每天的入住率奇高,如果你想在樟木头过夜,最保险的办法是提前预订,一般花上300多元就可以入住当地的高星级酒店了。 要感受樟木头的客家味,只有逢年过节在古民居中还能找到一鳞半片,至于客家话,只存于40岁以下的本地居民中。 樟木头是珠三角客家地区式微的缩影。 |
上一篇: 鹤山客家女婚嫁风俗 |
下一篇: 福建宁化的客家风情 |